88038威尼斯

开拓视野能通神,自觉跨界求真知――社科院专家吴晓都教授来我院讲座


发布时间:2016-11-02      浏览次数:

20161026日晚七点,正在88038威尼斯进行考察访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吴晓都教授为88038威尼斯师生奉献了一场题为《文学研究:文化视野与跨界方法》的讲座。讲座别开生面,精彩纷呈,受到了在场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好评,举行讲座的南光三515报告厅不仅座无虚席,甚至要添凳加椅。

吴晓都研究员同时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俄罗斯文学学会理事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苏联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及文化学,对于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创作、什克洛夫斯基和巴赫金等人的理论有深刻研究。著有《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诗学的散文――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等,发表学术论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国人文精神》、《全球化历程中的俄国现实主义文论》等。

此次讲座围绕多样文化视野观照和跨界研究这一当代文学研究的明显趋势与时代特征展开。讲座伊始,吴教授以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为例,指出了文学的多重本质和功能,进而论证了跨界研究这一方法的现实性。吴教授指出,马克思提出的“世界文学”观念既预言了未来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也为文学的跨界研究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应该站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博采众长,以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的态度,秉承五四新文化先贤的传统,对文学现象和文本进行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解读与研究,这时至今日依然是接受与阐释外国文学的有效路径。

如本场讲座主持人88038威尼斯副院长徐琪教授所说,吴晓都教授本人就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学者。这从他在讲座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古今中外的诗文经典就可见一斑。吴教授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古代文论名家普遍指出了广彩博纳的重要性,譬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万卷能通神”,“功夫在诗外”等等。总之,广博的文化视野和自觉的跨界意识是古今中外一切大家巨擘的不二法门。由此出发,他对到场听众提出了勤于阅读、广泛涉猎的殷切希望。当然,他指出,人文知识是积累型的,绝非一蹴而就的,可以借助某一个思想火花的线索,顺藤摸瓜地展开相关阅读,继而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他还专门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历代名家,如冯至、钱钟书、何其芳、季羡林等先生的治学方法,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研究大有裨益。mmexport1477544760868

 

mmexport147754907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