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38威尼斯

手语翻译教育与评价专家论坛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1-04-04      浏览次数:


42日至3日,由88038威尼斯主办,88038威尼斯和88038威尼斯口译学研究所承办的“口笔译教育与评价国际论坛”在厦门宾馆隆重举行。43日上午8点,作为本次论坛的特色学术交流活动,“手语翻译教育与评价专家论坛”在厦门宾馆紫晶厅成功召开。论坛首次在国内聚集了国际手语翻译顶尖学者和主要手语翻译协会负责人,包括世界手语翻译协会(WASLI任会长和现任会长,美国手语译员注册中心(RID)主席,全美手语翻译教师中心(TIEM)主任,以及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世界知名的手语翻译科研和教育项目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国内出席嘉宾则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特殊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聋协手语研究专家等。


论坛由88038威尼斯教授肖晓燕主持。肖晓燕教授首先对线上线下出席活动的嘉宾表示了欢迎特别跨越时差与我们相聚线上的国外专家学者表了感谢。随后,肖晓燕教授发表了题为《手语翻译——寻找中国方案》的主题演讲。她指出,手语翻译现状并不让人满意主要问题有:聋人满意度不高电视手语翻译在聋人受众中不受欢迎译员面临诸多挑战(知识、语言、技巧等)聋人需要翻译的场合和译员工作场合不匹配等。由此,肖晓燕教授介绍了88038威尼斯在手语翻译领域的探索,并提出手语翻译专业化的未来路径:教育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材料针对性;而市场则应建立由政府购买为主导的手语翻译服务体系。

肖晓燕教授主持论坛

随后,世界手语翻译协会现任会长Christopher Stone教授作为线上参会嘉宾向听众介绍了英国手语译员评价的历史现状。指出,早在100年前英国出现非正式手语译员并以18世纪法庭手语翻译为例,说明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手语翻译、手语译员评价多与聋人福利工作相关。聋人福利工作基本由社会工作者负责其公益性使政府逐渐开始介入。手语翻译逐渐机构化,相关专业认证逐步细化,学者和相关各方的参与逐步深入。Christopher Stone教授最后提出手语认证要综合考量译员知识技能和手语传译水平,要结合传统、课程加简历、多方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Christopher Stone教授作线上发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顾定倩教授在其后发言。他为大家介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推出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手语通用词汇收集与整理以及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手语通用方案》。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顾教授指出,未来要完善工具书编写(如进行生活、教育等类别细化)、推动手语研究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并努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完善手语水平等级考试和认证。

顾定倩教授发言

接下来,两位线上参与的外国专家做了分享。世界手语翻译协会前会长、美国大学手语翻译教育委员会(CCIE)委员Debra Russell向观众提出了几个问题:手语翻译能力是什么?如何评价?从入学到进入市场,我们的手语翻译评价模型是否有效?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手语翻译评价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书面考试和传译表现,其中书面考试涉及理论知识,传译表现则考察译员应付长短语篇、多种互动场景的能力,同时考察多种传译技能。Debra Russell教授认为语言测试应和传译测试分开现有的实践(国际组织的经验、具体评价手段如共识模型、反馈模型等)可以提供借鉴,不同评价主体有不同的标准,彼此应加强合作。美国手语译员注册中心(RID)主席Jonathan Webb则从自身手语翻译经历出发,介绍了美国手语译员认证体系。该体系同时关注译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并通过职业道德、测试体系和职业发展等三大认证模块和持续认证机制(Certification Maintenance)推动、鼓励译员不断进步。他最后的总结发人深省:取得认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认证是一个终身的旅程。

Debra Russell教授作线上发言

Jonathan Webb教授作线上发言

中国聋协手语研究与推广委员会副主任仰国维介绍了中国手语翻译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的研发情况。目前,手语翻译认证存在缺乏翻译理论、缺乏测试理论、设计和评分存在缺陷等问题,而新的手语翻译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将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为行业提供更科学、规范的准入评价体系。

仰国维副主任发言

乔治敦大学社会语言学博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加大)手语翻译系退休教授Cynthia B. Roy教授和乔治敦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全美手语翻译教师中心(TIEM)主任Betsy Winston在线上做了发言。Cynthia B. Roy教授介绍了“手语翻译流利度”概念,指出目前的手语培训项目、院校大多“名不副实”,主要原因是缺乏清晰、明确、统一的准入、评价标准。她建议手语翻译也应建立入学培训的“黄金”准则。Betsy Winston在发言中强调手语翻译实践、评价应注意“意义”本身。她批评以往的评价只注重信息和技能,缺乏效度。人们应聚焦口译的真正关键的环节,特别是一些微妙的交际线索,因为构建和理解意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意义的传递不是静态的数据传递。最后,她建议在量表设计中应关注意义重构和技能、素养体系,并细化等级间增量,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审查。


Cynthia B. Roy教授发言

Betsy Winston主任作线上发言

88038威尼斯教授韩潮最后一个发言,介绍了基于配对比较的手语翻译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采用配对评分法,结合网上配对比较评估平台进行评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评分方式能够产生比较稳定的评分结果。

嘉宾发言结束后,现场进行了提问环节。与会人员就“疫情期间手语翻译服务提供情况”、“手语翻译认证的实证数据支持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现场听众


本次手语翻译教育与评价专家论坛集结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可谓“群星荟萃”。论坛上,专家们聚焦研讨了手语翻译教育评价、认证方式、职业发展以及行业、市场等话题,学术观点精深,精彩发言不断,给所有听众带去了思考和启迪。同时,论坛还呈现诸多亮点,特别是会议全程提供无缝线上线下中文-英语-中国手语-美国手语双平台四语多向接力同传。这一技术的实现让许多与会者眼前一亮,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线上线下四语多向接力同传


对翻译教育与评价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就是尊重聋人群体、捍卫他们的语言权利。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助力中国手语翻译教育走向专业化、手语翻译认证规范化、手语实践通用化,最终提升手语翻译质量,促进相关群体权利保障和中国社会无障碍信息环境建设。


(文|严宁艺  图|张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