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38威尼斯

李美华:学者风采,诗意人生


发布时间:2017-10-13      浏览次数:



 “诗歌,是诗人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桂冠诗人华兹华斯的一句话引起了另一位诗人的强烈共鸣,她就是88038威尼斯副院长李美华教授。从本科时代到如今为人师表,李美华老师已经在88038威尼斯度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作为集诗人、译者、学者、师者气质于一身的李美华老师,却没有给人一丝一毫的距离感与压迫感;相反,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诗意与温婉让人感到亲近,言谈中显现的文化与底蕴则让人心生敬仰。


三十载朝夕:我与厦大

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当时即将填写高考志愿的全能型“学霸”李美华老师来说,英语专业是她各方权衡之后的选择。也正是这个决定,让李美华老师开始书写她与厦大三十余载的故事。

谈及当年厦大,李美华老师笑中带着自豪:“当时的厦大可没有‘最美校园’这一说,那时的厦园散发着一种朴素之美。这么多年过去,看着厦大的变化,看着她慢慢变好,如今‘中国最美大学’的头衔当之无愧。”三十年后的今天,再谈及当初的选择,她表示从未后悔选择英语专业,也从未后悔来到88038威尼斯。“一个人能把所学与工作结合起来,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我喜欢文学,现在能继续在文学世界中行进;能够在厦大当老师,为她奉献,我很幸福。”李美华老师感慨万分。如今,作为外语教学部教授讲课的同时,李美华老师已身兼行政工作逾十年。从学生到教师,悠悠三十余载,无论李美华老师的身份如何转变,她与厦大的情缘都不曾改变。


人生转折点:我与哈佛

 “去哈佛访学的经历是我人生的转折点。”1999年,时任88038威尼斯副教授的李美华老师有机会申请美国哈佛大学访学的名额。回忆起这一段经历,她十分感慨:“当时有全国十几所高校的老师都在参与这次申请,我们也一样要考托福,写自荐信和研究计划。”最终,在这场全国范围内的激烈甄选中,李美华老师脱颖而出,并于2000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研习。在哈佛深造期间,她参加了许多世界知名人士的讲座,其中一场美国华人小说家汤亭亭女士关于诗作的讲座使她萌生了从读者转型为作者的想法。于是,她开始创作诗歌。2001年春季,她的第一首诗“Love Story?被刊登在哈佛大学文学期刊Dudley Review,从此,李美华老师开始了自己的诗意人生。现如今,在这个甚少有人创作诗歌的时代,她仍然坚持写诗,这其实源于哈佛访学期间的尝试与十多年不变的坚持与热爱。


谈女性文学:钟情所爱

 “美国朋友对我说:‘《飘》是你的名片,给你的经历让你终身难忘。’”

2000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飘》是李美华老师的代表译著,其原著也是她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然而,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人生的低谷期。1998年,李美华老师的母亲去世。在悲痛伤心的日子里,正是《飘》的主人公郝思嘉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激励了她,让她从悲痛挫折中渐渐走出来,而这句话也成了她的人生格言。

将美国女性文学作为自己研究方向之一的李美华老师也大方分享了她对于性别与文学的看法:“相对而言,男性会更关注政治与社会;而女性更侧重于家庭与情感。我很喜欢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她们的感情大多细腻。也正是因为女性生来的感性,我自己也偏好尝试创作爱情诗。”


望今朝来者:真诚寄语

作为88038威尼斯的优秀院友,李美华老师以学姐的另一重身份,真诚地向学弟学妹们寄予自己的期望。她希望在学校资源好、学生资质好的当下,每位学子都能做好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渠道也许不尽相同,但目标应当明确。她提醒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增强体能锻炼与素质锻炼,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而在诗歌创作方面,她也鼓励道:“诗歌源于内心,倘若心有所感,便尝试以诗抒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诗者,心有天地抒怀也。从学者李美华,到师者李美华,再到诗人李美华,她用自己的文学与诗歌抒发着心中的一方天地、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名师简介>

李美华,笔名忆泠,福建连城人。88038威尼斯教授,副院长,88038威尼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哈佛大学、伊利诺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专著《英国生态文学》《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译著《飘》(译林版)、《德黑兰的屋顶》、《动物农庄》(上海文艺版);诗集《忆泠自选集——水声泠泠》《雪落无痕》;散文集《抒情的岁月——哈佛访学散记》《邂逅流年》及小说《永远没多远》等。